
{{ item.time }}

为规范民营光伏企业监管,有效防范因光伏产业发展良莠不齐而产生的户用光伏产品、安装、并网标准缺失,信用资质、产品品质、售后服务等问题发生,今年以来,商城县创新新能源信用监管机制,科学开展信用评级工作,探索“监管+服务”新模式,增强光伏企业诚信守法意识,强化项目服务保障,助推新能源产业高质量发展。
构建信用监管机制,夯实制度基础。结合集项目备案登记、运营与监督管理、安全要求等内容为一体的屋顶分布式光伏项目建设管理规定,制定印发商城县新能源领域信用分级分类监管办法(试行)。按照“分级分类、区别监管、综合评定、动态升降”的原则,划分新能源领域信用评定等级,完善信用评价标准,明确信用分级分类监管方法,将信用监管贯穿到新能源管理的全链条,规范新能源领域的经营秩序,建立守信激励、失信惩戒的行业管理机制。
完善信用评级建设,提升运用效能。针对新能源发展实际情况,结合项目建设、产品质量、群众投诉等情况,科学设计新能源领域信用等级评价指标,将新能源领域信用等级评定划分的A(信用优良)、B(信用一般)、C(一般失信)、D(严重失信)四个等级,对商城县民营光伏企业按照信用等级实行动态评价,综合进行新能源领域信用评级考核工作。明确评定等级的具体情形,为精准实施分级分类监管提供依据,保证信用等级评价工作的严肃性和企业行为规范的指导性。
实施信用动态监管,强化服务保障。创新“监管+服务”新模式,落实深化“放管服”改革,管理重心从事前审批转向过程服务和事中事后监管。开展“双随机+信用”融合监管,对违法失信、风险较高的企业“利剑高悬”,适当提高抽查比例和频次;对信用较好、风险较低的企业降低抽查比例,或不主动实施现场检查,减少对诚信企业的打扰,收到了良好的减干扰、提效力、增威力三效应。同时,积极引导民营光伏企业能源安全自查工作,完善能源安全工作台账;主动协调项目建设存在问题,为光伏项目建设提供全过程、全方位、全生命周期的服务保障,助推民营光伏企业规范、高效、有序推进项目建设。
“通过创新实施新能源信用监管机制,增强光伏企业诚信守法意识,规范民营光伏企业开发建设,以柔性监管助推主体发展,着力打造高效率、高品质、高服务的营商环境,让光伏建设管理更优化、工作更高效、机制更顺畅。”商城县发展改革委党组成员、副主任周岭表示,将以企业需求、群众利益为导向,探索信用监管机制在新能源领域的灵活应用,提升光伏企业管理应用效能,开创新能源产业高质量发展新局面。(来源:中宏网河南)
文章搜索