罗山县:以信用赋能政务服务提质增效 激发市场活力

发布时间:2025-05-21  来源:罗山县  浏览次数:26

在深化“放管服”改革的浪潮中,罗山县创新打造“信即办”政务服务品牌,将信用体系建设深度融入行政审批制度改革,通过构建“信用承诺+数据共享”新机制,实现审批服务从“材料跑”向“数据跑”转变,从“门槛管理”向“信用赋能”升级。截至目前,全县142个行政许可领域全面推行信用审批,累计办理业务568件,平均审批时限压缩至1个工作日,企业群众办事体验实现质的飞跃。

制度创新构建服务新生态。罗山县以三张清单重塑审批流程:出台“告知承诺”“容缺办”“信用承诺”事项清单,形成覆盖企业全生命周期的信用审批体系。依托国家公共信用综合评价系统、市信用评价专项应用平台,为全县市场主体绘制精准“信用画像”。对信用良好的“红名单”企业开辟绿色通道,推行材料后补、容缺受理等8项便利措施,实现“承诺即发证”,为企业节省办事成本。

智慧服务打造办事新体验。组建专业化“小满帮办”团队,建立“线上+线下”立体服务体系。线上通过政务服务平台实现“无纸化”审批,运用电子签章、人脸识别等技术让数据多跑路;线下设置信用服务专窗,提供预约办、延时办、上门办等7项特色服务。创新推出“信用服务包”,将首问负责、一次性告知等制度与信用等级挂钩,信用优质企业可享受“零等待”极速审批服务,项目审批周期较改革前平均缩短70%。

闭环监管筑牢信用新防线。构建“事前承诺-事中监管-事后修复”全链条信用管理体系。事前归集公示信用承诺信息176万条,建立信用档案动态更新机制;事中实施分级分类监管,在政府采购、食药安全等95个领域推行“双随机+信用”监管模式,今年已完成419次精准抽查;事后完善信用修复机制,推行“处罚告知+信用修复”双书同达制度,累计开展联合奖惩1141次,完成信用核查2.1万次,实现监管效能与信用水平同步提升。

信用赋能激发市场新活力。“现在办理项目审批,材料不全只需签订信用承诺书,最快当天就能拿到文书。”某建筑企业负责人李先生对改革成效赞不绝口。通过将信用价值转化为办事便利,罗山县已培育诚信示范企业127家,市场主体满意度达98.6%。县发改委负责人表示,将持续深化信用审批改革,探索将信用应用场景拓展至招投标、融资信贷等领域,让诚信企业享受更多“信用红利”,为优化营商环境注入更强动能。

站在改革新起点,罗山县正以信用建设为支点,撬动政务服务全链条变革,通过构建“信用有价、守信受益”的良性生态,持续擦亮“信即办”政务服务品牌,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力。

信用服务客服

智能机器人客服,24小时为您服务

{{ item.time }}

{{ item.value }}
常见问题
信用知识
请完成安全验证